家長如何選擇暑期課程
- 黃德珊老師 - 凱旋教育首席顧問

- 4月18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6月7日
再過兩個月暑假將至,家長們又開始為如何安排孩子的漫長假期發愁。 除了籌劃家庭旅行和興趣班,對稍微大齡的孩子,可能會考慮寄宿制的夏令營(summer boarding programs),既能鍛煉孩子的獨立性,也能讓自己稍作喘息。 面對琳琅滿目的暑期課程市場,家長該如何抉擇?
暑期課程主要分為兩大類:學術強化課程與主題活動營。
學術強化課程旨在在短期內(通常10天至3周)提升學業水準,例如針對初高中生的雅思、托福、SAT、SSAT等集訓,通過高頻詞彙灌輸和模擬測試幫助學生在結營時達成目標成績。 此外還有寫作營、詞彙拓展營等海外英語學術體系課程,形式靈活可選線上或線下、一對一或小班教學。 正如我們在上文《香港國際學校錄取應對策略》中所述,暑假是家長審視孩子學業短板、在沒有日常課業的壓力干擾下夯實基礎能力的黃金視窗期。

主題活動營的目的是開拓孩子的視野:接觸新愛好和探索不同的領域、體驗異國生活、比如是首次離家獨立居住,旨在突破舒適區獲得成長啟迪。 近年來不少內地家長取其鄰近,比方是參加香港的國際學校舉辦的暑期班,但實際參與者多為內地生源而不是本港的國際學校學生。市場上充斥著高價遊學團,但若全程由內地機構帶隊、團員全是中文母語者,即便到訪名校或者有豐富的活動也難以實現自我突破——好比花錢雇中文導遊出國,食宿起居與國內無異,歸國後可能連行程記憶都模糊不清,更遑論能夠用英文分享見聞。

我們認為優質的寄宿項目會營造英語環境讓孩子用非母語應對挑戰,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歷練。比如我們在英國的夏校合作方實行國籍限額制在20-25%以內,入學首日學童按英語水準分班,避免孩子因語言差距而產生壓力,活動中刻意分開相同母語的學生,讓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用英文交流。 對於英語水準較高的學生,可以選擇更具專業性的主題夏令營,例如科技、法律、創意寫作、醫學、創業及領導力等領域的深度課程。我們見證過許多學生在短短的7-14天內完成蛻變——不僅是語言能力,更是人格成長。師生在學術與生活場景中深度互動,學會自己洗衣、嘗試異國飲食和新的運動、與外國室友相處等。 西方家長通常更早“放手”,我們見過最早是8歲的孩子成功適應此類夏令營,孩子們學會克服思鄉情緒,用英文解決問題——這些關鍵生存技能 (life survival skills),是常規校園無法賦予的。
暑假是積累蛻變式成長的珍貴契機。 無論是學業提升還是尋求自我突破,最終需要家長與孩子透過深度溝通,判斷他們是否準備好迎接這些挑戰。
家長假如對我們的學術強化營或英國著名學府的海外夏令營感興趣,歡迎與凱旋教育的首席顧問及升學總監黃德珊老師聯繫:微信ID: teresawonghk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