頂尖學府樂意看到的特質
- 黃德珊老師 - 凱旋教育首席顧問

- 2020年3月25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6月7日
除了考試及面試的成績以外,它們還看重些甚麼?

孩子不只是一個品學兼優,擁有十八般武藝的個體
現今的家長都知道要注重孩子多方面的發展。學生能表現出品學兼優,並且在音樂或體育方面有個人成就,對申請入讀有聲望的學校固然重要,可是頂尖的國際學校還會考量學生的性格發展,以及他對群體的影響和對社會的貢獻。
香港與許多國際化的大都會一樣,是個擁有華洋共處特色的社會,一所國際學校取錄來自三十到五十個國家的學生是頗為常見的事,故此著重校園多元文化的發展是眾多國際學校的辦學方針。在這背景下,學生不單止要是傑出的個體,而且要有心、有抱負、善與跟周邊的國際社群聯繫,建立溝通的橋樑和互助的網絡,才會得到頂尖國際學校的垂青。若孩子曾是學校中學會和校隊的成員甚至是領袖人物,如班長、隊長、學生會選舉成員、校內分院制度(House System)的學生代表(House Captain/ Head Boy/ Head Girl) 、曾擔任學校主要項目的統籌或司儀等,來證明他們的凝聚力及樂於貢獻個人才華,促進校內團體合作的精神,將會對他們報讀理想中的著名學府有莫大的裨益。
孩子的學習態度比成績更重要
申請入讀著名的學校,孩子在校內的表現至關重要,尤其是孩子在班上的學習態度,所以常會要求申請人提供由現時就讀學校老師所撰寫的書面證言(Teacher Reference)或推薦信(Recommendation Letter)。假如老師對申請人有任何負面評價,無論是上課散漫不專心,抑或是參與度不夠,凡此種種,都會直接影響他成功申請的機會。
此外,家長可以考慮找課外活動的教練寫額外的推薦信,為申請人的個人成就作見證,例如邀請子女參與團體性的藝術表演(如管弦樂團、話劇表演、合唱團等)或體育項目(如籃球、足球、田徑校隊)的導師寫推薦信。假如孩子曾經為學校在校際的體育比賽獲得獎項·,或被獲選為最有價值的球員,那麼教練推薦的意義便更大了。
從小共同培養起樂於付出的胸懷
香港的國際學校和海外的頂尖學府大多是已註冊的非牟利團體,校內大項目的籌建經費主要是依靠家長、以及社會上的捐獻及資源,故此它們並不尋求書獃子,而是一個不羞於表達、樂於付出、以及能兼顧全面發展(well-rounded)的學生。申請人及其父母需要從小有參與義務性社區工作的習慣,骨子裡有感恩、回饋社會的心,言行上才能表現出未來領導的風範,行動上展現出敢於接受挑戰且有解決困難的能力,並能從過去的經驗中顯現出不屈不撓的精神,入讀心儀的頂尖學府自能運籌帷幄。
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專家分享,歡迎留言或轉載,但因版權所有請列明出處。謝謝! (黃德珊老師 - 凱旋教育首席顧問




留言